requestId:68bc6f1a637737.65673737.
郭建南同志是廣州廣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為廣重集團)的優秀員工。2011年4月,包養網他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州市委、市政府關于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以下簡稱“雙到包養合約”)工作的統包養妹一部署,前往陽江市陽西縣程村鎮荔潭村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廣重集團駐村干部組組長。2012年11月22日,因勞累過度不幸在工作崗位上殉職,年僅50歲。郭建南同志駐村近兩年來,不負組織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勤奮務實,無私奉獻,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用寶貴的生命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深受廣大群眾愛戴。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說,郭建南同志是黨和包養軟體國家培養出的好干部、好黨員,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郭建南同志無私奉獻,盡職履職,因工作過度勞累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郭建南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他的死比泰山還重。
一、概況
郭建南同志生于1962年3月,1980年12月參加工作,成為廣東輕工業機械有限公司員工,199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郭建南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立足基層,從一個普通工人干起,做事認真踏實,包養在工作上服從領導安排,而且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在新的崗位上,郭建南同志很快就能獨當一面,很受領導贊賞。郭建南同志先后走上了技術組長,綜包養合管理辦公室業務組長、質監部副部長、質量監督部主管等管理崗位,并連續多年被評為廣東輕工業機械有限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等稱號。
郭建南同志的不幸去世,在人民群眾中引起很大反響和震動。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包養網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宣揚郭建南同志的先進事跡,并親自上門看望慰問郭建南同志的遺屬。中共廣東省委追授郭建南同志“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廣東省委組織部追授郭建南同志為“優秀駐村干部”,廣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追授郭建南同志為“扶貧使者”,廣東省總工會追授郭建南同志廣東省五包養條件一勞動獎章。廣州市委、市政府追授郭建南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勞動模范”,作出開包養女人展向郭建南同志學習的決定,在全市黨員干部和群眾中掀起了學習郭建南同志先進事跡的高潮。
二、基本情況與創新做法
2011年4月,受組織委派,郭建南從廣州來到荔潭村駐村扶貧。他從廣重集團下屬的廣東輕工機械有限公包養網司質量檢測主管,一轉身變成“農民”。荔潭村是省定貧困村之一,下轄11條自然村,全村295戶1354人,其中貧困戶51戶93人,村集體收入僅0.6萬元包養網。走進荔潭村,郭建南面對的是殘舊矮小、年久失修的村委包養網推薦會辦公樓,是道路泥濘、基礎設施薄弱的村莊,是淳樸憨厚、卻貧寒困苦的農民……這一包養切,與繁華的廣州相差甚遠。荔潭村的貧困讓郭建南更加感受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更加感受到扶貧工作使命的光榮。他不止一次說過:“我不在乎任何榮譽,我只想給群眾帶來真正的實惠。”包養網單次他是第二批扶貧“雙到”駐村干部,為了克服人生地不熟包養網心得、語言不通、業務不熟等問題,他要比別人下更大的功夫。每次參加廣州駐陽江工作隊的培訓,為了把任務搞清楚,他問得最多最細,有疑問的逐一請教,每次都是最后才離開。為了盡快融入陽江,他一直努力學習當地方言,在荔潭村駐村1年8個月,已能聽懂陽江話,偶爾還能說上幾句。作為50多歲的老同志,為熟練掌握新的扶貧統計系統,從一個不懂電腦到玩轉新系統,付出別人多倍的努力。他從駐村的第一天起,就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上,一刻都不讓自己閑著,經過一年零八個月的調查、思考、探索,郭建南形成了一套清晰的扶貧思路:
第一,注重發揮村委會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郭建南深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他爭取了32萬元建設荔潭村委會辦公綜合大樓。該綜合大樓集包養留言板村委會、文化室、衛(計)生室、公廁于一體,占地85平方米,二層樓房結構,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大樓的建設,不但改善了村“兩委”的辦公環境,也為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綜合大樓建設好,他及時組織開辟了計生工作宣傳欄、荔潭村“雙到”扶貧工作剪影、荔潭村啟動“種養專業大戶+貧困戶”產業帶動機制、廣重集團有限公司幫扶荔潭村扶貧開發宣傳專欄、村黨支部黨委公開欄等墻報。在抓好這些基礎建設的同時,他和班子成員一起抓好自身建設,采取集體學習有關包養網政策文件、參加上級的培訓教育、走出去學請進來教、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等多種途徑,村干部和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能力明顯提升,貧困村黨組織的戰斗力、號召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
第二,注重發揮基礎設施建設保障作用。先后幫扶修建2條包養網單次硬底化村道共2.1公里,既方便村民生活的出行,也改善了生產發展運輸的條件。修建平山、河木角、新村、高新等四條自然村的農田灌溉設施,擴寬挖深和疏通排引水渠2100多米,包養俱樂部加固儲水陂頭1座,受益農田440畝,惠及群眾1000多人,為農業生產灌溉、增產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三,注重發揮科技種養人才引領作用。在調查中,郭建南發現該村大部分農戶缺少科學種養技術,他又四處奔走,請來專家進行智力扶貧,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共舉辦各類農技(非農技)培訓班6期,培訓貧困戶45人,保包養網證每戶貧困家庭至包養少1人掌握脫貧本領。并推廣新技術,引導村民科學養蠔養鵝養豬養魚。目前,該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均純包養俱樂部收入已達9100元,脫貧率達100%。
第四,注重發揮集體經濟收入主導作用。幫助駐點村發展集體經濟,既可以為村委開展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又可以啟發貧困戶探索增收脫貧的思路。經過多次調查論證,郭建南找出了一條適合該村發展的路子,即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的養殖環境,緊緊依靠當地農業專業戶,發展脫貧增收項目。在他科學籌劃下,很快獲得幫扶單位的支持,先后投入資金2包養網8萬元,分別與養包養故事殖專業戶合作經營養蠔、養鵝養豬養魚及養豬養魚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等三個養殖集體經濟項目,三個項目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強穩定純收入5.5萬元。包養網2012年,他又開始籌劃第二輪發展包養app藍圖:實施面包養故事積1000平方米的白鴿養殖項目和種植茶油籽及何首烏項目。很快,兩個項目順利展開,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達10萬元,帶動43戶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家庭經濟收入戶均達4000多元。目前,荔潭村集體經濟收入已實現脫貧目標,摘除了貧窮落后的“帽子”。包養站長
第五,注重發揮美麗鄉村建設示范作用。剛進村時,村前村后到處是牛糞、豬糞的味道,白色垃圾隨地可見,臟亂差的現象十分突出。為摸索一個適合荔潭村公共環境衛生清潔的有效辦法,協調廣重集團投資1.66萬元設立“荔潭新村自然村公共環境衛生清潔試點”,選擇新村自然村作為試點,從街道打掃、家庭垃圾收集、垃圾分類、垃圾焚燒,到設專人負責、建垃圾池、每家配垃圾桶等每個環節都訂立了規定。村民都反映,從他來之后,村容村貌發生很大變化,整個村變得干凈整潔,村容村貌的變化也促進了村風民風的轉變,講文明講衛生的好習慣好風氣逐步形成。
三、成效與作用
自參加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以來,郭建南同志認真執行黨的扶貧政策,不懼艱難,勇于擔當,舍己為公,甘于奉獻,一心扎根扶貧“雙到”工作。為了準確掌握情況,他堅持深入到每個貧困戶家中和田間地頭調研,訪貧問苦,聽取意見;為解決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問題,他任包養網勞任怨,不辭勞苦,想方設法,積極推動產業幫扶、教育幫扶和養殖幫扶,引導村民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科學種養,在幫扶村傳統的養蠔養鵝養豬養魚項目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養鴿、種油茶、種何首烏等有更高經濟效益的種養項目,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使該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100%脫貧,人均純收入達9100元。多方招商引資,因地制宜興辦了6個集體經濟項目,使荔潭村集體經濟收入從不到1萬元增長到15萬元。荔潭村連續幾年的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均100%完成年度幫扶計劃、100%達到省市明確規定的指標。他主導的扶貧項目“廣重荔潭教育基金”,被陽西電視臺宣傳報道,有多家幫扶單位上門包養網ppt取經;其牽頭的“荔潭新村自然村公共環境衛生清潔試點”在整個陽西縣得到推廣。
TC:sugarpopular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