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河內4月13日電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胡佳麗 李勍
4月的越南首都河內,春意正濃。走進象征兩國友愛的越中友情宮,一株新栽種的樹正蓬勃發展,樹前石碑上寫著“越中人文交通樹,越共中心總書記蘇林蒔植于2025年3月20日”。
2017年11月,中共中心總書記、國度主席習近平拜訪越南,抵達河內當天就列席了越中友情宮落成移交典禮暨河內裡國文明中間揭牌典禮。
3月20日,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內的越中友情宮拍攝的“越中人文交通樹”。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中越關系的基礎在國民、血脈在國民、氣力在國民。”2023年12月拜訪越南前夜,習近平主席在越南媒體頒包養網發的簽名文章中如許寫道。
在習近平主席包養網的關懷和推進下,中越兩國的人文交通日益親密,不竭為兩國友愛注進蓬勃動力。
一場難忘的會面
2023年12月13日,位于河內的國度會議中間,在鮮花、笑包養網容、掌聲、喝彩聲中,習近平總書記和夫人彭麗媛同時任越共中心總書記阮富仲佳耦配合會面中越兩國青年和友愛人士代表。
“那是一次難忘的會面。我印象最深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誇大‘中越友愛的基礎在國民’。”越南有名將領洪水的外孫女、越通社《越南畫報》副總編何氏祥秋回想說,“建交75年來,越中友愛一起配合關系取得傑出成長,充足印證這一深入結論。”
“越中友誼深,同道加兄弟”,習近平主席屢次援用越南老一輩引導人胡志明的包養網詩句,闡釋中越傳統友情的彌足可貴。
“習近平總書記誇大‘不忘初心’,這深深鼓勵著我。”另一位親歷者、越中友協副主席阮榮光說。阮榮光研討中國題目和越中關系近50年,介入翻譯和編校了10余部關于中國的冊本,包含《習包養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越南文版。他說,他愿持續做好“越中友愛故事的講述者”。
“從‘兩國將軍’洪水到中國傳統經典名著在越南眾所周知,習近平總書記在現場娓娓道來一包養個個越中友愛故事,讓我特殊激動。”越北國家歌舞劇院常任批示童光彩也餐與加入了2023年12月的會面運動。
2023年12月9日,越南首都河內文廟內,越南書法家阮明珠展現“中越心附近”書法作品。新華社記者 鄭開君包養網 攝
“我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拜訪包養越南時代不雅看表演后,同餐與加入表演的我們逐一握手,親熱包養地同我們這些常往中國表演的人交通,還激勵我要持續‘加油’,讓我倍感暖和。”童光彩對記者說。童光彩和中國作曲家莫雙雙是一對“跨國夫妻”,兩人聯手創建了新活氣平易近族樂團,以越南傳統竹樂融會中國音樂元素。他說,將把“這份暖和”注進將來的包養越中人文交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在越南抗美救國斗爭中,廣西桂林南溪山病院救助了5000多名受傷的越南兵士。“我聽到這里,熱淚盈眶,驕傲感、任務感油但是生。”南溪山病院大夫鄧戀那時作為中國青年月表在現場凝聽講話。
現在,在南溪山病院的院史擺設館里,一幅浮雕活潑展示了那段兩國國民同舟共濟的汗青。多年來,南溪山病院已成為見證和傳承中越友情的紐帶。“我要銘刻這段可貴汗青,擔負起時期義務,做好中越‘同道加兄弟’友情的傳承者。”鄧戀說。
一次暖和的相聚
習近平包養總書記2023年會面中越兩國青年和友愛人士代表時,還特殊提到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國斗爭中的一段中越友情美談——“育才黌舍為越南培育了1萬多論理學生”。
曾任越共中心政治局委員的阮善“彩修那個姑娘有沒有說什麼?”藍沐問道。仁恰是萬論理學子中的一員。67年前,他就讀于廣西桂林育才黌舍。3月20日,年近八旬的阮善仁在河內餐與加入了越方專門組織的一次特殊聚首——親包養網歷中越關系成長的中越各時代留先生、年夜先生約800人,當天在越中友情宮相聚。
3月20日,餐與加入會晤會的嘉賓在越南首都河內的越中友情宮合影。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會場內,白發如霜的代表們相擁合影,共憶往昔。“記得我剛往中包養網國的時辰,我們國度處境很是艱苦,而中國為越南先生供給了很是好的前提。”阮善仁動情回想。會場外,芳華瀰漫的越南先生用中文高呼:“越中友誼深,同道加兄弟!”中越友情新的出色剎時,在此定格。
中越友愛的將來在青年。一代又一代青年心手相連、互學互鑒,為兩國友情注進耐久活氣。
在3月20日的聚首上,蘇林在現場致辭說,兩國青年正積極施展“青年文明使者”的感化,成為銜接兩國友情的橋梁。
今朝就讀于清華年夜學的越南留先生黎月瓊,是2023年12月配合會面運動的親歷者。“那是我畢生難忘的可貴包養網經過的事況。”她說,“習總書記很親熱,激勵我們青年景為越中友情的傳承者。”
多年進修中文讓黎月瓊沉醉在越中文明間自然包養網的親近之中,留學經過的事況讓她加倍深刻地清楚中國。“與教員和同窗的日常來往不只樹立了友情,更讓我成為兩國友愛的丈夫明顯的拒絕讓她感到尷尬和包養網委屈,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是他真的那麼討厭她,那麼討厭她?見證者和介入者。”她說。
2023年12月13日,越南青年月表黎月瓊接收記者采訪。新華社記者 宿亮 攝
在廣州越秀區文明路的騎樓老街上,兩幢三層磚木構造的建筑惹人注視。這是越南青年反動同道會原址——胡志包養網明曾在這里從事反動運動。多年來,這里成為面向兩國青年一代講述中越友情的主要場合。
2024年8月,蘇林就職越共中心總書記后首訪就離開中國。在訪華首站廣州,他觀賞包養完這個特別的留念地,在留言簿上寫下“祝越中友情世代相傳、流芳千古”。
在廣東外語外貿年夜學進修中文的越南青年裴氏敏說,觀賞這里后她被深深感動。“這么多可貴的汗青照片和文物,讓我們清楚到胡志明主席在中國時代的反動運動和生涯,感觸感染到越中國民之間的深摯感情。”
“盼望兩國各界友愛人士特殊是青年一代成為中越友愛征程的領跑者,為完成各自國度百年奮斗征程和構建具有計謀意義的中越命運配合體進獻氣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盼望,成為中越青年友情接力跑的新動力。
一曲動聽的旋律
中越之間,總有那么一些旋律,能撥動兩國包養國民的心弦,喚起配合的記憶。
習近平主席屢次拜訪越南時代,曾提起上世紀40年月中國抗日戰鬥時代,越南風行平易近謠唱道“中國越南如唇齒,須知唇亡則齒冷”;也曾談到越南風行歌曲在中國社交媒體傳佈,越南歌手在中國綜藝節目中收獲大量中國“粉絲”。
“山沒有任何真正的威脅,直到這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是錯誤的。多麼離譜。相依,水相連,山歌一唱都聞聲……”3月28日,在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以“中越年夜聯歡·歡慶‘三月三’”為主題的中越風俗文明交通暨青少年聯歡運動,在兩國青年齊聲獨唱《你來我往無情緣》中到達最飛騰。動聽旋律,傳遞著兩國國民間誠摯的感情。
2023年11月1日,在越南河內年夜學,中越年夜先生在“同唱一首歌”中國—東盟青包養網年影視歌會運動現場所唱。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本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202包養網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同蘇林總書記配合將本年定為“中越人文交通年”。“要展開連民氣、有溫度、接地氣的人文交通”——本年1月,習近平總包養網書記與蘇林總書記通德律風時表現。
從《云宮迅音》《上海灘》等經典曲目到《年夜魚》等古代風行歌曲,越南新活氣平易近族樂團的歌單越來越豐盛。“這些歌曲在中越兩國擁有深摯的群眾基本,前奏一響,頓時激包養網發共識,現場包養後果很是好。”樂團履行總監莫雙雙告知記者。
中國影視作品深受幾代越南不雅眾愛好,“中文熱”和“華流”高潮在越南年青人復興起,游戲《黑神話·悟空》風行越南……中越人文交通的故事日益豐路上餓了可以吃。而這個,妃子還想放在同樣的方法。在行李裡,但我怕你不小心弄丟了,還是留給你隨身攜包養網帶比較安全。”盛。
3月29日,在河內裡國文明中間的支撐下,越南河內-阿姆斯特丹高中正式啟用“越中文明室”。在佈滿中漢文化神韻的文明室一角,該校高三先生阮霞英危坐到古箏前,彈起一曲《女兒情》。婉轉旋律終了,她用流暢的中文分送朋友起本身的“留學夢”:“我特殊愛好中國文明,已請求往中國的年夜學就讀,很是等待幻想成真的那一天。”
河內裡國文明中間主任張德山說,良多越南年青人經由過程收集平臺,一邊沉醉式追中國影視劇,一邊進修中文、學唱中文歌,清楚中包養國的人文汗青和古代生涯。
越南河內國度年夜學部屬本國語年夜學包養網中國說話文明系主任范明進說,越南先生高考填包養報中文專門研究的比例不竭上升。越南河內年夜學孔子學院的數據顯示,本年第一季度,在該考點報考漢語程度測試的人數達9941人次。
“中越人文交通迸發蓬勃活力,兩國引導人親手扶植的友情之樹結出碩果。”莫雙雙說,信任中越友情的深摯泥土上,人文交通的林海將愈加茂盛。